当前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>正文

毕业设计与非遗擦出“火花”!河南一大学毕业生巧手绘出民间艺人“众生相”_全球实时

来源:大河网    时间:2023-06-03 04:20:50

大河网讯 栩栩如生的汴绣、古朴粗犷的泥泥狗、细腻精致的木版年画、热情洋溢的盘鼓艺人……近日,河南的大学毕业生李子菡在毕业设计作品中绘出中原民间艺人“众生相”,展示了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,受到许多网民的关注和喜爱。

“希望有更多人关注普通民间艺人”

李子菡是河南省牧业经济学院2019级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毕业生,谈及毕业设计的创作初衷,她说,最初选择这个主题是因为上大二时去课外采风时,看到这些民间手艺人心中颇受触动。“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开封市朱仙镇,制作木版年画的民间艺人在昏暗、狭小的房间里精心创造,屋子里‘塞满’了艺术作品。他们普遍年龄偏大,为一件件作品奉献了大半生的时光,工作间里满是拓印的年画,地上铺满了制作年画时留下的木屑。”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“当看到一大幅年画只卖了十块钱,价格和付出的时间、心血相差甚远,我甚至有些愤懑不平。”李子菡坦言,“真希望能为这些普通的民间手艺人做些事情,让身边的同学、更多的年轻人关注这一群体。”

《民艺百态》手稿

在确定选题前,李子菡曾询问身边的同学和朋友是否了解汴绣、牡丹瓷、泥泥狗这些河南非遗,得到的回答大都是否定和模糊的,于是更加坚定了她选择这一主题的决心,“希望能通过我的毕业设计作品,唤起更多人对民间艺人的关注,为河南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做一点努力”。

“15幅作品绘出民间艺人众生相”

在最开始的风格选择上,李子菡碰了壁,她说:“如何让这些色彩丰富的艺术品、技能熟练的民间手艺人以和谐、统一的风格展示在作品中?我尝试了彩铅、油画等多种绘画风格,效果都不理想,显示不出来民间艺术的生命力。”

在导师王丽莉的指导下,李子菡最终确定了以现代插画风进行创作,耗时六个月完成了15幅以《民艺百态——河南民间艺人众生相插画设计》为主题的作品。

吹糖人、汴绣、泥泥狗、牡丹瓷、麦秆画、剪纸……这15幅作品将版画风与现代插画风相结合,画面虚实结合,民间艺人和艺术作品一黑一彩,对比强烈。李子菡说,“在设计中用单调的颜色描绘出民间艺人在制作时的神态动作,并用浓重的色彩勾勒艺人手中的艺术作品,希望这组画能展现庞大的民间艺人群体的形象,展示出他们耗费大量心血创作的精彩作品。”

在《汴绣》作品中,汴绣艺人以绣花针为笔,以绢帛为纸,精致的汴绣牡丹从艺人的手中由株成簇,手部动作刻画细致入微。在《唐三彩》作品中,身着黄绿色衣衫的仕女俑或拱手站立、或蹲坐奏乐,艺人正聚精会神地制作唐三彩素胎……

李子菡说,15幅作品中自己最满意的是《泥泥狗》,“民间艺人眼睛呈月牙状,嘴巴咧开大笑着,双手举着他心爱的作品,好像在传递着一种充满朝气的民间艺术”。

“用年轻的活力守护民间艺术、传承文化根脉”

近年来,河南省大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。据统计,截至2022年12月,河南省拥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4个,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25个、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30个。

为了让非遗故事走进年轻群体,自2021年起,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实施黄河非遗点亮“老家河南”计划,先后开展了首届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、青年乡村营造行动等,旨在让更多青年走入“非遗”,挖掘更多非遗故事。2022年9月,省文化和旅游厅设立了“河南省非遗新青年创作交流平台”,让更多“青春力量”爱上非遗,握好非遗传承“接力棒”。越来越多的“90后”“00后”年轻人或苦学技艺成为非遗传承人,或用李子菡的方式让非遗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。

“河南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,至今仍有众多民间艺人在坚守和传承着‘老行当’,但艺术的传承会受到资金、人才方面等的限制。”李子菡的导师王丽莉说,“通俗来讲,为什么许多人到了年下都会说‘年味淡了’,实际上就是传统文化在当下社会缺失的一种表现。这组作品用创新的形式,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展示,希望让传统文化走入更多年轻人的视野中,用年轻的活力守护民间艺术、传承文化根脉。”(文/李连凡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)

X 关闭

推荐内容

最近更新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华南培训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粤ICP备18025786号-52   联系邮箱: 954 29 18 82 @qq.com